园区动态
定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2021-12-09 14:28  浏览:152
        一、园区基本情况

定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5年以答辩全国第一名的成绩经科技部批准成立,2018年顺利通过验收。

园区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布局。核心区6.83万亩:南部首农核心区以现代循环生态农业为主;东部东亭核心区以创新创业服务、生态高效休闲林业为主;北部德胜核心区以高效林果、商贸物流和配套加工为主。示范区占地面积89万亩,确定畜牧养殖、优质粮食、特色蔬菜、高档苗木花卉、畜牧和农机装备“五大产业示范区”。

二、园区建设总体思路

园区制定了“一二三四”发展战略

瞄定一个目标:按照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建设国家一流农业科技园区。

突出两大主题:华北平原农业提质增收增效,产业绿色化、科技化、现代化。

强壮三大主导产业:苗木、畜牧和农牧装备制造

找准四个定位:树立产业融合标兵、当好产城融合样板、建设绿色循环农业试验田、打造国际技术合作典范。

三、园区建设举措

增投入:园区全社会研发投入每年递增1.8%。

建平台:建设院士工作站、国际合作基地、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20余家。

转成果:构建“京津研发、雄安研发,定州转化”协同创新模式,共转化涉农创新成果500多项。

引人才,园区共引进研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产权等各类人才1000余名。

聚要素:整合土地、交通、教育、金融、投资、招商、旅游、文化、互联网、电力等各种资源汇聚园区。

上项目:立足地理、交通、政策、产业优势引进首农、供销总社等国企、神华等央企、伊利、新希望等民企入驻园区,园区核心区大型龙头企业达八家。育品牌:获批开元刀神、金牛牌2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产品和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强融合:连续举办三届全国性苗木花卉博览会,每年接待旅游观光人数达60万人次。

四、园区建设成效

苗木产业从粗放式增量挣钱转型为集约式提质增收、升级到融合式品牌增效的新阶段。发展到今天拥有30万亩、上千个品种、从业人员达十余万人的南苗北移、北苗南移,驯化栽培、中转集散地。成为北方苗木面积最广、规模最大、品种最全、链条最完整、从业人员最多、辐射范围达长江以北的苗木之乡。年产值达70亿元。

畜牧产业形成了以首农、华昕、富元、伊利为核心,集有机种植、奶牛养殖、食品加工、沼气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生物质天然气集成创新技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畜牧机械产业形成了“土地整理装备—饲草料种植装备——奶牛养殖设备——天然气装备” 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培育了苗木花、畜牧农产品精深提取,农牧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三类高新技术产业。截止2019年末园区共培育出涉农高新技术企业18家。

2018-2019年,园区总产值分别为125亿元和137.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62.5亿元和71.9亿元,技术性收入3.2亿元和12.5亿元,利润分别达到7.6亿元和9.5亿元。2018年和2019年,园区核心区农民从业人数达6.2万人,人均年收入达1.83万元,辐射带动周边6.8万户,户均增加收入1800元。助力4047户10270人脱贫。

定州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在2019年湖南郴州全国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并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2019年园区核心区的东亭镇被评为河北省乡村振兴东亭示范区。2020年园区建设评估名列全国第二、评为优秀科技园区。

五园区建设经验和未来目标

党的领导是关键。把园区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做为乡村振兴有力抓手。是建好园区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是主体。把创新创业、招商引资、引才引智、成果共享内化于民心,外化于民力,是推动园区发展的根本依靠。

创新驱动是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围绕人才链部署资金链。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是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

体制改革是保证。适应园区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组建高效、精干、专业的专职领导协调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严格要求考核办法,纳入全市三级干部年度考核目标。激励激发全市干部担当作为,是做好园区建设的根本方法。

产业融合是方向。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韧性,完善自身现代产业体系,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是园区发展的根本出路。

 

建设一流绿色生态、循环高效、智慧现代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争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定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未来的发展目标。

发表评论
0评